光绪二年夏至,养心殿东暖阁内,慈禧将骆秉章的密折摔在黄梨木案上:「滇缅奏报说边疆匠人用竹筹测水,粘杆处的密探都在喝风吗?」站在一旁的双喜俯身拾起奏折,她袖口的暗纹算筹刺绣随动作闪过微光——这是内廷女官的标准服饰。
「老佛爷,云南算理局送来新制竹筹样品。
」她掀开黄绫盒,百根刻着《圣谕广训》的竹筹整齐排列。
慈禧捏起一根竹筹,筹面「忠君爱国」四字下,隐约可见极细的火棉纹路。
「准了云南的奏请,」她将竹筹掷回盒中,「但抗磁砂开采必须由粘杆处派人驻场。
」双喜垂眸应是,腕间的竹筹与地砖缝隙轻轻磕碰——那是紫禁城近年新铺的磁石砖,据说能感应算具磁场。
正午时分,双喜领着内廷女官查验算具库。
「每根筹的第三道竹节,都要刻上局号。
」她用银簪挑起一根竹筹,对着阳光细看,「若是发现火棉微雕,立刻锁入暗格。
」话音未落,某根竹筹突然从架上跌落,露出竹节内侧的黑点——那是半粒抗磁砂。
双喜皱眉吩咐:「这批筹全送去熔炉重制。
」一旁的汉族匠人陈阿七低头擦拭汗渍,袖口露出与边疆匠人同款的火塘神刺绣。
未时三刻,粘杆处呈上怒江截获的算理布。
慈禧展开泛黄的布面,「太阳纹」刺绣下隐约可见水痕。
「边疆匠人用雪茶汁写书,」双喜递上炭盆,「遇水显形,遇火则焚。
」布片投入火中,灰烬里浮现出模糊的坐标——与云南算理局报来的矿脉图相差千里。
慈禧盯着余烬:「传旨,算理局匠人需每月核验指纹。
」
酉时,云南巡抚的加急奏报送到:「匠人拒用刻纹竹筹,称『火塘神不识字』。
」慈禧冷笑,朱笔圈住「拒用」二字:「那就让他们识得厉害。
」双喜留意到太后在「抗磁砂」三字上画了双圈,想起去年冬至养心殿夜议时,恭亲王曾提及「边疆用磁石开矿」的密报。
戌时,双喜在算理密档库清点火棉。
库存册上,光绪元年的西域抗磁砂标注「损耗三斤」,她摸向腰间的「忍」字算筹——这是李鸿章赠的物件,筹面暗纹与库门铜锁纹路契合。
锁芯转动时,墙角暗格突然弹出半页残纸,上面「算理无界」四字被火烟熏得焦黑,双喜迅速将其塞入袖口。
汉族匠人王师傅装作整理货架,悄悄将半粒抗磁砂混入废料桶。
亥时三刻,紫禁城角楼传来更鼓声。
双喜站在廊下,看一队算理局匠人被押解入宫,领头者袖口露出火塘神刺绣。
她摸出袖中微型算筹,筹面「忠」字下的火棉涂层因体温显形出线条——像是怒江峡谷的等高线。
远处传来粘杆处的呵斥声,双喜将算筹捏碎在掌心,碎屑混着夜露,渗入磁石砖的缝隙。
陈阿七隔着人群与边疆匠人对视,两人悄悄比出三长两短的算歌手势。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