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里,静悄悄的,温心瑜遣退了周妈妈和丫鬟,独自一人守在母亲的身边。
桌上的烛火闪烁跳动着,映着母亲消瘦憔悴的脸。
这些年,家人都知道母亲身体不好,可是却不知已经到了如此地步。
母亲太要强了,她宁可自己忍着心里和身体上的痛苦,也要把最好的一面留给家人。
想到母亲还有一两年的寿命,温心瑜的眼泪就会不停地流下来。
第二天不到中午时分,温长宁便飞奔回了将军府,她早上接到二妹送来的信,心里就觉得不对。
二妹素来稳重,如果不是紧要的病,她不会这么一大清早的就派人送信过来。
父亲因军务繁忙,无法抽身,让温长宁先回家看看,如果情况严重再给他消息。
姐妹三人聚在一起,温心瑜才把母亲的真实情况告诉了大姐。
温长宁虽然预料到母亲的病情可能很严重,但是也没有料到如此严重,一时间有些无法相信。
冷静下来之后,温长宁派人去黄大夫的老家,如果黄大夫能回来最好,如果有事回不来,就请黄大夫把母亲这些年的情况详细写下来,好带回来给叶大夫做个参考,让叶大夫对母亲的病情和这几年的治疗情况有个深入了解。
温云瑶一直红着双眼,可是见到大姐,再也忍不住了,扑到大姐怀里哭了起来,温心瑜也在一旁抹着眼泪。
温长宁将二妹也揽进怀里,“没关系,哭吧,在大姐这里不用藏着,都哭出来吧。
然后,再去见母亲,在母亲面前不要再哭了,母亲喜欢看见我们笑。”
温长宁搂着两个妹妹,自己也早已泪流满面。
温夫人的精神比昨日好了一些,早起喝了几口粥。
其实,温夫人对自己的身体是清楚的,黄大夫早就提醒过她,让她不要再操心劳力,还能再多撑一段时日。
可是,温将军一心都在守城、抗敌、军营和将士们身上,除了全部身心扑在其中,甚至连自己的俸禄也经常用于巩固城池和训练士兵。
温夫人就担起了其他所有的重担,支撑一大家子的开销用度,处理大大小小的事情,教育关心孩子们,照顾兵将们的家属,还要帮助女儿们贴补和善堂以及女兵营,哪一样又是可以省心的呢?大女儿心怀高远,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军,二女儿德才兼备,是个心怀百姓的德善之人,小女儿天真烂漫,年纪尚小,温夫人不想让繁杂的琐事牵绊了她们。
她们应该有更远大的志向,做更加有意义的事,不能让家里的事和母亲的病束缚住手脚。
于是,温夫人便拦住了黄大夫,不让他把自己的病情告诉家里人。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