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陈豨造反二-《大谋略家》

第55章 陈豨造反二(第2页)

他的这种态度,虽然赢得了不少宾客的好感,但在周昌看来,却难免有些离经叛道,超出了应有的礼仪界限。

等陈豨回到代国后,周昌深知此事的重要性,不敢有丝毫懈怠。

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决定前往京城,请求进京朝见刘邦。

在进宫面圣的时候,周昌的神情凝重而严肃。

待见到刘邦之后,他将自己在赵国所见所闻,关于陈豨宾客众多、在外独掌兵权已好几年,以及自己内心担忧其恐怕会有变故等一系列情况,毫无保留地、全盘地说了出来。

此时的汉朝,边境局势紧张。

为了防范匈奴的侵扰,朝廷封锁边境,实施了《津关令》和“关市律”

等一系列严厉的法令。

这些法令明确规定,严禁吏民向匈奴交易武器、马匹、金属等一切战略物资,试图从源头上切断匈奴的补给。

然而,这些举措却对依赖汉匈贸易获利的边地商人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代郡、雁门郡、常山郡等地,地处边境,紧邻匈奴。

那里的商人群体,原本依靠着与匈奴的贸易往来获取丰厚的利润。

如今面对朝廷的封锁,他们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的挤压。

为了维持生计,获取往日的利益,他们常常不顾法令,以犯禁走私的方式来应对封锁。

而陈豨麾下又多有出身商贾的门客,这些门客在走私活动中积累了不少财富,也在一些事务中与陈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周昌的进言引起了刘邦的高度重视。

他意识到陈豨的势力日益壮大,已具备了不容小觑的威胁。

为了弄清真相,刘邦当即命人追查陈豨留居代地的宾客在财物等方面违法乱纪的事宜。

查案人员雷厉风行,迅速展开了深入的调查。

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许多事情逐渐浮出水面,其中不少自然牵连到了陈豨。

一些宾客的走私、贿赂等违法行径,似乎都与陈豨有着某种程度的关联。

面对这样的局面,陈豨感到了深深的恐惧。

他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已经十分危险,若再不采取行动,自己的命运将难以预料。

于是,他暗中也派门客前往韩王信的将领王黄、曼丘臣那里,秘密联络消息。

他与这些心怀鬼胎之人暗中商议对策,试图寻找摆脱困境的方法。

汉高帝十年七月(公元前197年7月28日~8月25日),这是一个看似平常却又暗潮涌动的日子。

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不幸去世,这无疑给汉朝的宫廷和朝堂蒙上了一层哀伤的阴影。

刘邦沉浸在悲痛之中,同时也忙于丧葬事宜。

在这个时候,刘邦派人前往代地召陈豨进京。

他本以为作为一名忠诚的将领,陈豨得知太公去世的消息后,会悲痛万分,怀着敬畏之心前来奔丧。

可谁知,陈豨却以自己病重为由,婉言拒绝了刘邦的召见。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