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丈夫没有坏心,但为人粗疏,要是一个不小心漏了出去,她们妯娌之间可不好见面!
夜深了,就连许直夫妻房里都渐渐没有了声响,对于许氏众人来说,这已经是南渡路上最后一点儿路程了。
明日他们就能抵达浔阳,而浔阳就有接他们的人了!
虽然接不接的,对他们这么一大群人没有太大分别,但他们从北到南,确实是站在了陌生的土地上。
相较于现代人,古人对这一点的感觉尤为不同。
在离开家乡之后总是容易没有安全感,而这个时候在陌生的土地之上,有人能够迎接,感觉是不一样的。
同样都是南渡,相较于其他势族,他们许氏的不安都要轻一些——之前和南渡大部队分开前,各家族人、内眷都是有交流的。
对于很多北方势族来说,南方意味着两眼一抹黑!
相较而言,自家在南方是有人早就做好前期工作了,感觉自然不同。
第117章
许氏家族南渡这件事,虽然是许勋做出的决定,但他在做出这个决定时也是得到了家族内部的支持的。
身为家主说话算话是没错,但也不能忽视其他家族成员的意见,毕竟最后的结果也是要大家一起承担的。
不过,这里所谓的家族成员,基本上就是每房的‘家长’而已,类似户口本上的户主。
而族中女眷大多只能在丈夫面前唠叨几句,却不能在这种决定上‘投票’。
事实上,此时不得不南来的女眷们大多都心有不忿,好好的,谁愿意远离家乡呢?在汝南的时候,他们总归离娘家近一些,时不时还能回娘家,如今却是不知道何时再能见家人了。
更何况,这可是传闻中湿热难住的南方!
好多北人住不惯这里,水土不服就死了!
想想都觉得害怕。
原来在汝南,生活优裕有什么不好?只要是汝南许氏的族人,哪怕是旁支中的旁支,日子也比普通人好过很多。
而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南方,鬼知道会有什么日子等着她们!
因此,越是临近最终目的地南昌,许氏众人就越是心里犯嘀咕。
在浔阳的时候,有东塘庄园的人来接他们,带来的消息更是让他们心里咯噔一下——在他们与南渡大部队分开之后发生了很多事,只是他们一路行舟,难以接收到消息,所以才不知道!
“这可如何是好呢!
郎主竟然...唉!”
傅母秦阿女再三叹息,她是杨氏的傅母,杨氏嫁给许勋做继室,她自然跟随。
此时的傅母有些像近代西方的‘家庭女教师’,在小姐未成年时负责一些教导工作,还有半个监护人的作用,关系非常亲密,也与一般的奴婢不同。
秦阿女一生未嫁,更没有儿女,自然将杨氏当成了亲生女儿,处处站在她的立场看问题。
杨氏是再嫁给许勋的,至于前一任丈夫,则是北地名门博陵崔氏的长房子弟。
因为丈夫早逝,她连一儿半女都没有,这才改嫁的——此时这种事无论是民间还是势族都很常见,女子改嫁算不得什么大问题。
如果不是再嫁,也不会给许勋做继室。
真要说起来,弘农杨氏还比汝南许氏的地位高那么半层呢!
杨氏又不
是什么旁支,哪里用给个鳏夫做续弦!
夫妻二人这些年不说情深意重,也算得上举案齐眉。
现如今许勋人没了,秦阿女一来担心杨氏心里伤心。
另外,她也不得不考虑许勋这个‘靠山’没有了,今后怎么过日子!
大户人家的女人并不担心正值壮年的家主离世,没有丈夫,还有儿子呢!
事实上,儿子往往比丈夫还要更靠谱!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