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尔盖?伊万诺夫
-
2014.5.16"
的金属片坠落焦土
——
这正是三年前在顿涅茨克机场被哈桑割喉的索维亚军空降兵。
“狙击手!
十一点钟方向!”
哈桑的嘶吼带着伏特加灼烧喉管的沙哑。
三辆改装皮卡立刻朝着塔台废墟倾泻火力,12.7mm
子弹将混凝土墙面犁出火星四溅的沟壑,像极了轧钢厂里砂轮机打磨钢锭的景象。
齐木长翻滚着躲进承重柱后的射击死角,飞溅的混凝土碎屑打碎了他的护目镜。
这个曾在机场消防队处理过波音
747
货机火灾的老兵,此刻闻到了熟悉的航空燃油味
——
哈桑的部下正在用燃烧瓶轰击塔台底层。
黄承彦推了推鼻梁上那副因战火颠簸而有些歪斜的眼镜,眼中闪烁着兴奋与专注交织的光芒:“我可以多制作一些简易爆炸装置,布置在大楼周边,尤其是敌人可能的进攻路线上。
这些装置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威慑作用,打乱敌人的进攻节奏。”
其他小队队长也纷纷发言,有的提出加强通讯保障,确保各防守点之间信息畅通;有的建议利用大楼内的废弃桌椅、文件柜等物资,构筑更坚固的防御工事。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逐渐拼凑出一个相对完善的防守计划。
王威认真倾听着每个人的发言,不时点头表示认可。
待众人发言完毕,他总结道:“大家的想法都很好,我们就按照刚才讨论的,迅速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
各小队回去后,立刻向队员传达任务,抓紧时间进行准备。”
会议结束后,众人迅速行动起来。
沈强忙着组织人员搬运沙袋,在伊瑟兰航空办公楼的主要入口处堆砌起高高的防御工事,沙袋层层叠叠,仿佛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堡垒。
沈强在交叉火力点架起
pkm
通用机枪,弹链咬合的咔嗒声与轧钢厂冲床节奏完美共振。
他的扫射轨迹如同十年前他在脚盆人投资的挖掘机厂操控天车吊运钢坯的路径,将试图包抄的敌兵钉死在行李传送带改装的掩体前
——
那些中弹倒下的身影,像极了不合格钢件被抛入废料池的抛物线。
齐木长带领着一小队人,携带武器弹药,快步前往办公楼后面的通道进行埋伏布置,他们小心翼翼地选择隐蔽点,设置陷阱,只等敌人自投罗网。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